三分钟速览一周中医药热点集粹(11.20-11.26)
来源: | 作者:现代中药创新中心 | 发布时间: 2021-11-29 | 773 次浏览 | 分享到:
前沿动态

1【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各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有关中医医院关于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指出,建设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事关巩固中医药优势作用,事关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不折不扣把这项任务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

2【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中西医结合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效果】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进一步做好冬春季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在介绍针对新冠肺炎患者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表示,在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服务效果。(来源:中国网)

3 【15部门联合印发《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2021-2025年)》:挖掘和传承中医药促进母乳喂养的独特优势】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5部门联合印发《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挖掘和传承中医药促进母乳喂养的独特优势,普及中医适宜技术,促进母乳喂养。(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

地方行动

1【天津:推动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日前据天津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天津市将把“门诊中医药服务占比”列为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重要指标,考核中医临床科室门诊诊疗人次占机构门诊总诊疗人次的比例,到2025年全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原则上将全部设置中医临床科室,使门诊中医药服务量得到明显提高。(来源:天津日报)

2【澳门:加大力度发展以中医药研发制造为切入点的大健康产业等】日前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在立法会发表以《凝心聚力,共创新局》为主题的2022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力度发展以中医药研发制造为切入点的大健康产业、现代金融、高新技术、会展商贸和文化体育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新兴重点产业较快发展,构建适度多元及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3【湖南:聚焦八项重点任务,向中医药强省跨越】日前,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发改委等10个部门联合发布《湖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围绕“建设中医药强省和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目标,对全省中医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等进行了部署安排。(来源:湖南日报)

4【河北:培育壮大中医药产业集群】日期,河北省代省长王正谱在承德市调研时,来到国家中药50强企业承德颈复康药业集团,强调,承德市和省有关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挖掘河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大力引进中医药高端人才和技术团队,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培育壮大中医药产业集群。(来源:河北日报)

5【安徽:发挥安徽中医药优势,推广中医药产品和技术标准】日前,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指出要拓展合作领域,发挥安徽中医药优势,推广中医药产品和技术标准,深化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开辟共同发展新空间。(来源:安徽日报)

6【浙江:设立中医门诊辨证论治费并纳入医保】日前,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印发《关于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发展中药产业,探索中药优质优价形成机制。及时将符合规定的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省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明确医疗机构执行国家规定的中药饮片加成政策。提高基金绩效,促进中医药服务健康规范发展。将中医医疗机构、科室以及医务人员诚信经营和规范行医情况纳入医保协议管理范围。建立医保基金支付与医院绩效考核结果挂钩机制。(来源: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官网)

中医人

【高原上有位90后“老中医” ,官兵有伤有病都找他】新疆军区某工兵团军医宫志群,张口就是中医药方典故,战友们都喜欢称呼他“老中医”。为了更好地服务官兵,宫志群利用针灸、拔罐、正骨等多种中医疗法,治疗官兵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肌肉劳损、风湿等疾病。他还指导炊事班制作调理药膳,帮助官兵改善饮食增强体质,现在,“有伤病找‘老中医’”成了官兵的口头禅。截至目前,在高原驻训期间,宫志群运用中医疗法已治愈了近百人。(来源:中国国防报)

产业观察

【贵州到2025年林下中药材种植规模达450万亩】近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规划》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方面提出,加快林下中药材种植。打造中药材规模化种植产业带,实施铁皮石斛、天麻、草珊瑚等中药材规模化种植项目及野生中药材保育扩繁项目,完善贵州道地中药材产品体系。到2025年,林下中药材产业种植规模达到450万亩,野生中药材保育扩繁面积达到230万亩。(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国际交流

1【中医药在马来西亚:完善立法与科教,助力当地中医药发展】中医药与针灸在马来西亚的应用已经较为广泛,但这两者目前仍未被纳入医保,且马来民众对于中医药的接受度有待提高。针对这一情况,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赵静教授团队与马来西亚医疗领域相关专家,就中医药在马来西亚的发展与传播进行研究,并撰写相关文章,建议通过推动中医立法,提高民众认知度,着重教育与培训、开展国际科研合作等方式更好地推动中医药在马来西亚的发展。(来源:中国青年报)

2【从“求病人治”到“病人求治”,中医药缘何在津巴布韦受热捧?】一年前,中国-津巴布韦中医针灸中心投入运营。中国援津医疗队的中医师们,用自己的妙手仁心,已为1000多位患者进行了针灸、艾灸和拔罐等中医治疗,帮助他们减轻病痛、恢复健康,也让越来越多津巴布韦普通民众成为中医的“拥趸”,实现了从“求病人治”到“病人求治”的历史性飞跃。他们希望,针灸中心能够成为中医在非洲国家落地的“样板工程”,津巴布韦能够成为整个非洲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教科书”。(来源:经济参考报)

科研分享

【“中医药循证研究‘四证’方法学体系创建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日前,“中医药循证研究‘四证’方法学体系创建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既遵循中医药规律,又符合循证规范,促进中医药研究与实践向规范、精准、高效发展。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所长王燕平表示,未来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的协同融合发展,推动方法学体系不断优化升级,以更多高质量证据加速中医药国际化进程,让中医药凭借能说清楚、讲明白的临床疗效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来源:中国中医药报)